设为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
行业新闻
方案与产品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行业新闻
一名脊柱外科医生的进阶之路:练手是基础,更要全面守护健康
【信息时间: 2024-08-16 20:25:14   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

每一个“医”无反顾的瞬间都值得被铭记。或争分夺秒抢救,或在病房与手术室内奔忙,很多人只看到了医生们救死扶伤时的奋不顾身,却不一定知道他们为完成这份生命嘱托背后的付出。今年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,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开设“医”无反顾——第七个中国医师节专题报道,借此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默默守护生命的白衣战士。
2008年7月,研究生毕业后踏上临床岗位之际,烟台山医院脊柱外二科副主任医师王静杰的想法很简单:早点把技术练好,做个合格的脊柱外科医生。那时,在他的脑海里,外科技术是第一要务。
而今,16年过去了,大大小小的手术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台,但有三台手术始终刻在王静杰的脑海里,并改变了他对临床工作的认识。从“看片”到“看人、看片再看人”,他开始更多地倾听和尊重患者,让一切医疗决定回归“为患者服务”,而非“为技术让路”。
由此,医生王静杰也打开了进阶之路。巫山支医、花大精力做脊柱侧弯筛查,看似“不务正业”的这些举动,却很好地诠释了他的医者仁心。为患者,再多努力和付出都不算多。

王静杰(中)和同事在讨论病例。(吕奇 摄)
为练缝合技术,冰箱里堆满了猪蹄
手巧,是对外科医生至高的赞誉。想要顺畅地完成一台手术,没有持续的“练手”是绝对做不到的。但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外科医生“台上的一分钟”,却往往忽略了他们“台下的十年功”。
王静杰依然清晰地记得刚跟台手术时的紧张与焦虑。“脊柱外科的缝合分里外三层,工作前几年,我们只有资格缝外面两道工序。”王静杰介绍说,脊柱周围血管、神经密布,稍不注意就可能带来不可逆的损伤,因此脊柱外科的手术格外精细,也更考验医生的基本功。
为了早点上手,王静杰想了很多办法“练手”。为提升缝合技术,他特意从网上买来手术缝线和器具,利用下班时间在家埋头缝香蕉皮和猪蹄。缝合、打结、再缝合、再打结,数不清浪费了多少根香蕉,也记不得家里的冰箱多少次被猪蹄塞满,就这样日复一日地练习近一年,王静杰的“手上功夫”突飞猛进,不仅针眼更密实、针脚更匀称,缝合的速度和打结的成功率也大大提升。

王静杰在用香蕉练习缝合技术。(吕奇 摄)
但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脊柱外科医生,却没那么容易。椎板咬骨钳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手术器械,多用于手术中咬除覆盖在神经周围的最后一层骨质和韧带。等不及通过“实战”来提升技术,王静杰经常在做助手的手术中通过椎板咬骨钳来修剪植骨块。这样的练习多了,王静杰的“手感”慢慢就练出来了,即使面对再复杂的手术,他也不慌了。
从最初的多种方式练手,到借助医院提供的各种机会外出交流、学习,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水平,王静杰很快完成了脊柱外科医生“手中有刀,心中有刀”的第一阶段积累。
三台关键手术,让他坚定做倾听患者的医生
技术突飞猛进的同时,王静杰也开始深入思考,到底该怎样才能成为患者需要的好医生。不断摸索的过程中,三台关键的手术给他指明了方向。
深筋膜缝合是脊柱外科手术缝合最难的一道关。2013年,王静杰作为三助参与一台胸椎管狭窄手术,缝合环节,当时的主刀医生毅然将最有挑战的深筋膜缝合交给了他。“你的缝合技术没问题,放心干就行。”主刀医生的信任给了王静杰很大的信心,他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缝合“首秀”,由此奠定了独立手术的坚实基础。
2020年11月14日,作为带组医疗组长,王静杰迎来了自己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主刀手术。当时恰逢他从巫山支医回来,为保证手术安全,他放弃个人休息,周天赶到医院看望患者,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。第二天,经过1个半小时的奋战,他和团队顺利完成了这台腰椎3—4节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。手术效果十分显著,术后困扰患者多日的腿疼腿麻症状很快消失。
“独立带组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,是外科医生成长的一个必经阶段。”从依赖上级医生的新手“小白”,到为手术全面负责并带领下级医生成长,王静杰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,压力也更大了。为保证手术安全,从医至今,王静杰养成了一个特别的习惯,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,通过App查看当天所有手术患者和住院患者的检查结果,做到心中有数,以便更好地完成第二天的诊疗工作。
有时,遗憾也会成为王静杰前进的动力。至今,第一台独立完成的脊柱侧弯手术仍让他印象深刻。13岁的小患者家住长岛,在父母的陪伴下到烟台山医院就诊时,脊柱侧弯的弧度已超过70度,但8个月前女孩因感冒在当地拍的X光片却显示侧弯弧度仅在40度左右。“很遗憾,受限于当地的医疗条件,女孩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。”尽管后来通过手术治疗,女孩很快挺直了腰板,但王静杰却倍受触动。日常诊疗之外,他更希望能通过科普宣传和疾病筛查防患于未然,让更多人不用再受手术之苦。
“我们面对的永远是人,而不是疾病或者片子”,尽管也会通过影像结果和线上咨询帮患者解疑答惑,但多数时候王静杰都坚持先看人后诊断。“看人、看片再看人”,注意倾听患者的诉求,让所有的治疗回归为患者服务,让王静杰成了患者和家属心里靠谱的“王大夫”。而正是这样的坚守,让他顺利完成“手中有刀,心中无刀”的进阶之路。

王静杰(左一)和同事一起查房。(吕奇 摄)
“不用做手术,反而会给我更大的成就感”
不仅低头走路,更要抬头看路。工作16年来,王静杰没有局限于做好临床工作本身,他利用休息时间做脊柱侧弯筛查和科普宣讲,远赴巫山支医,希望能利用所掌握的专业技能,守护更多人的健康。
多年前,王静杰在烟大附小进行科普宣教和脊柱侧弯筛查时,发现10岁的小丽(化名)脊柱侧弯已近40度,考虑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,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,可能会影响脊柱健康,王静杰建议女孩定期复查,并通过专业器具进行矫正。在家长的陪伴下,小丽坚持佩戴专业的矫正护具并按时复查,轻微的脊柱畸形得到了很好的控制,如今女孩已大学毕业,不仅身姿挺拔,整个人也自信了不少。
“这类孩子不用做手术,反而会给我更大的成就感。”王静杰坦言,相较于极少数需要手术的患者,需要花时间和精力来帮他们进行预防和矫正的患者占大多数。这些年来,王静杰已经记不清到底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,但通过进学校和社区进行脊柱侧弯的筛查和科普,帮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茁壮成长且免受手术之苦,让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。
用所学技能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,王静杰始终在路上。2020年5月,王静杰作为援渝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西行之路。在巫山县中医院,王静杰结合医院脊柱外科零基础的现状,开设脊柱外科专家门诊,开通脊柱骨折急诊手术绿色通道,开展微创Wiltse入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、多节段腰椎滑脱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对侧椎间支撑融合等新技术,并通过系列下乡义诊活动,为多名四肢及脊柱残疾儿童完成术前筛查。
“手中无刀,心中亦无刀”是外科医生的第三重境界,也是王静杰始终追求的目标。不只满足于做好一名脊柱外科的“快刀手”,患者以“性命相托”的信任,给了王静杰最大的前进动力。时刻把患者的需求放在心里,他希望自己能够更多地“开花”,更好地为患者守护生命健康。 

 


“买不起手袋,跟风买一杯咖啡”,消费者盯上了迪奥们的咖啡 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超四成 奥特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.69亿元
果博福布斯_www.211178.comhttp://www.kanglishoudai.com/ 电话:400-850-6666 许可证:粤B2-20060666 备案号:粤ICP备10206666号